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从“援疆输血”到“自主造血”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再创高位断臂再植奇迹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25 12:09:46 浏览次数: 【字体:


“当时他整条胳膊几乎完全断了,血浸透了半件衣服……如今看到老头子的胳膊得以保全,我内心无比激动,真的非常感谢张医生。”在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骨科病房内,想到当时丈夫被送入急诊室的场景,患者冉文海的妻子秦梅用颤抖的声音对记者说道,同时轻轻触摸着丈夫重获血色的左臂。

2025年2月23日,冉文海因电锯事故导致左上臂高位离断,回忆起发生事故的那一幕,依然心有余悸。他说:“当时我正在自家地里操作电锯,当时不太舒服,眼前一黑,我只感觉左臂一阵剧痛,便失去了意识。”

a268fa2487554dbba7795ed07a46f6a2.jpg

张晓锐(右)正在查看冉文海(左)断臂恢复情况。王芳芳

幸运的是,事故发生后,家人迅速反应,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医共体急救中心团队转运途中迅速联系多学科协助,启动急救预案,患者抵达急救中心后,立即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术前讨论,并迅速开展手术。

5f8ee43d536b45b2ab82150c3dce7919.jpg

CT图像下冉文海断臂情况非常严峻。张晓锐供图

“左上臂已经完全离断,上臂上段呈环开放性伤口,仅仅部分皮肤、肌肉相连,重要血管神经毁损长度达8厘米,污染物深入肌理,这比两年前张志伟病例更凶险的高位离断。”手术医师张晓锐回忆,团队果断启用“创伤优先分级救治系统”,在患者仍处于休克状态时,已同步完成离断肢体低温处理、三维CT血管成像和手术方案制定。

5d791628dd2542718f4fb31487dfc1b2.jpg

医疗团队正在进行断臂再植手术。张晓锐供图

经过数小时的紧张而精细的操作,医生终于成功将冉文海的左臂重新接上。

一周冉文海的手指已能轻微活动,妻子秦梅含泪感慨:“原以为要落下终身残疾,没想到家门口的医生创造了奇迹。”

d73cef777d7d43c99a118c574e73e65c.jpg

张晓锐正在查看冉文海手部活动状态。王芳芳

2021年6月台州骨伤医院启动援建项目以来,医院通过“立体化造血”模式,建立了先进的显微外科实验室,配备了专业的医疗设备,实施了“手术带教+理论培训”的双轨教学模式,并选派本地医护人员赴浙江进修学习等一系列举措。经过不懈努力,如今成果斐然,本地医生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断指/掌再植手术,目前的成功率达到了100%,累计救治的患者数量已超过50例,充分展现了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团队协作的力量。“两年前遇到这样的事故,还需要在援疆医生的帮助下才能挽救患者的肢体,但现在,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本地完成手术。”作为浙江援建、导师带徒最优秀的徒弟之一、骨科一区主治医师张晓锐不禁感慨万千。

“我们不仅要让技术落地生根,更要让它开花结果。”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骨科一病区主任医师周刚表示,“引进来”是为了学习,“送出去”是为了提升,最终目标是让本地医生成为技术的主人。

如今,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正努力打造一支辐射周边的显微外科技术团队,为创建兵团级显微创伤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添砖加瓦。这场医疗技术的蜕变,不仅彰显了援疆工程从“输血”到“造血”的成功转型。这场始于援疆、兴于传承的医疗革新,正在天山南麓书写着新的生命篇章。

 

 

 田艳玲 王芳芳 张芯萌




终审: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