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gh-2021-00101 | 发布机构: | 总工会 |
生成日期: | 2021-02-21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文件解读 | |
关键词: |
如何认定“违约金”是否过高?
《民法典》合同编第585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户,还应当履行债务。”
(2)当事人过错程度。债务人主观过错程度较小或者债权人也有过错时,可以适当调整违约金的数额。在违约方属于恶意违约的场合,例如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后,在履约的时候突然价格上涨,卖方违约将货物卖给别人而不卖给原已签订合同的买方,违约金的调整应当体现出对恶意违约的惩罚。在违约但非违约方也有过失的场合,违约金的调整就不应过多体现惩罚色彩。
来源于网络,本文及图片仅供交流学习,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文件政策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编第五至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