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亿立方生态水注入“死亡之海” 绘就绿色生命画卷
沙漠之门十一团欢迎您
welcome
8月26日,记者从一师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已有6200万立方生态水注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沿途150公里的生态林、灌木林、沙柳及其它植被得到灌溉。2019年以来,已有1.88亿立方米生态水相继注入“死亡之海”,从高空一眼望去如一片片生命之花在沙漠中绽放,“死亡之海”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中国第一大流动沙漠,占地面积33万平方公里,这里常年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是生命的禁区,故被称为“死亡之海”。
“死亡之海”北缘的一师十一团是属于生态灌区的重点城镇,灌区有近30公里从该团南部沙漠横穿而过,而近年来农业灌溉用水紧缺一直制约着该团农业发展,农业用水都紧张为什么还要往沙漠里面灌水?
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十一团水管站负责人林龙,据他介绍,7、8月份是汛期,在汛期很少有缺水现象,往沙漠里面灌水就是对沙漠生态进行人工干预,在达到汛期安全和生态补水的同时,补充地下水位,阻止土地沙化扩张,还能循环提高地下水的质量,极大的利于周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近30年来,随着塔里木河全域迎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因为缺少顶层设计和流域的统一调度,过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了塔里木河水位开始逐年下降,塔河流域开始出现农业用水紧张问题,难以解决。
为了根治这一难题,近年来,全疆在退地减水、工程性节水、退耕还林、治沙防渗的同时,打破常规,对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实施严格的统一调度。正因如此,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2019年首次从阿克苏河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实施生态补水。

阿拉尔市水利工程服务中心主任洪鹏向记者介绍,得益于中央、自治区党委的生态治理政策,第一师塔里木灌区向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生态补水的举措得到了塔河流域管理局的大力支持,每年从塔南二干渠37号闸开始,用5个分水口直接补水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生态区。从2019年到2021年,连续生态补水累计1.88亿立方米。

据了解,截至目前,已实施3次生态补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胡杨及野生灌木等植被长势明显好转,野鸭等飞禽数量明显增加,黄羊、马鹿等大型食草动物陆续回归,同时也为周边的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国家级沙漠公园和5A级塔克拉玛干沙漠景区就处于灌区范围内,不少游客来到这里观大漠风光,赏千年胡杨,沙海与湿地绿洲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让游客流连忘返。
文图:张凯